#新文章上線 500輯 第一次與 Gay's The Word 相遇,是某天在羅素廣場附近閒晃街拍,天空帶有一片片厚得很扎實的雲朵,陽光又能鑽著幾個縫隙灑落,不刺眼、不炙熱,是很舒服的微涼日子。然後我就這麼被某一條街吸引,被這間店呼喚,接著乖乖地按照門口上的指示排隊:「店內最多容納 5 個客人」。
等待的時間隨手查了資料,一查不得了,驚覺自己好像來到了一個寫下歷史的彩虹寶地。Gay's the Word 創立於 1979 年,是全英國第一家同志書店,至今仍是英格蘭唯一。招牌上的粉色倒三角 logo 也很有趣,在納粹時期,男同性戀集中營難民的囚犯服上,就是繡這個圖案,1970 年代才被社運人士反過來當作象徵性平自由的標誌,真可謂「最好的報復是美麗,最美的盛開是反擊」。
回頭講這家書店,招牌上方掛著一枚藍色圓牌,上頭寫著:
LESBIANS AND GAYS SUPPORT THE MINERS
Mark Ashton 1960-1987 Political and Community Activist
LGSM met at Gay's the Word Bookshop on this site 1984/5.
哇這也太衝突,1980 年代在柴契爾夫人極力打壓工會及關閉煤礦廠的政策下,發生了英國史上重大的罷工事件,而這群或許傳統上十分保守反同的礦工族群,竟然受到了同志族群的支持,這位 Mark Ashton 便是該組織的創始人之一,當時以這間書店為據點,喚起同志圈一起支持同樣處於弱勢的礦工,為他們募得了五千多英鎊。雖然罷工運動最後宣告失敗,但同性戀族群支持工會的這項舉動,為日後英國的同志平權之路推波助瀾。1984 年英國工黨大會上,礦工工會便公開表示「支持男女同性戀追求公民權利與自由平等」。
書店不大,小小的,一走進去突然有種置身於以前台大附近小書店的錯覺。藏書很豐富,有編得很有趣的同志獨立雜誌,有正經八百的酷兒史資料,有散文及小說,也有關於出櫃與家庭關係的心理諮商書籍。
我跟來自愛爾蘭的書店經理 Jim 聊了一個下午,他年紀輕輕就從保守的家鄉跑來倫敦,今年 61 歲了,幾乎一生都獻給了 Gay's the Word,看他跟客人之間的互動、看他慈祥卻篤定的眼神、聽他溫柔而熱情的話語,我心裡深深地佩服他。
他說這裡剛開張時,附近鄰居以為要開一間同志情色場所,緊張地聯絡區政府、潑漆塗鴉抗議,最後開了之後才發現,就是一間很「正常」的書店,於是 40 年以來與當地社區還算是和睦相處。
他說他覺得很感動,能看到一代代人對於同志議題的日趨開放,看見愛爾蘭及英國都通過同性婚姻法,看見會有家長與青少年小孩一同來店裡選書。
他問我你來自哪裡,我說台灣,你知道嗎?他似乎不太清楚。我跟他說,我們是全亞洲第一個婚姻平權的國家,我們民主,我們自由,我們希望能逐漸影響鄰近的亞洲國度。
他提到,幾年前 GQ 中國來採訪他們,他問我中國的事。我說他們很不一樣,婚平之路應該遙遙無期,我說台灣歌手上中國節目表演,歌詞還要被審查,有關同志情節的歐美電影在中國上映,要修剪。他露出了我們談話一個多小時以來,最誇張吃驚的一個表情。
我幫他拍了張照,他向我道謝,謝謝我跟他聊了這麼多。
我說不,我才要謝謝,謝謝你多年來為我們靜靜地守護住一道彩虹。
#不能來倫敦的日子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文章連結:https://500times.udn.com/wtimes/story/12671/4861816